第一千零九十三章?? 廖文儒的勇气

上一章 【文学名著】
→ ↑天堂谷↑ ←

瑞昌三年正月二十日,廖文儒从京城秘密出发,前往山海关,随同廖文儒一同前往山海关而去的,还有副将罗典明、罗典勇,参将李国翰、金砺和黄得功等人,加上驻扎在山海关的祖大寿等人,登莱新军可谓是准备充足。

北进是朝廷的大事,一年多之前,朝廷就开始了运筹,火器局研发出来的最新火器,经过测试合格之后,都会秘密运往山海关,而朝廷统一南方如此重大的行动,一直都没有调遣驻扎在山海关的十五万登莱新军将士,熟悉辽东情况的祖大寿、祖大乐、祖大弼、祖宽、金国奇和金国臣等人,也全部留在了辽东,身为内阁大臣、左都督、登莱新军总兵官的廖文儒此次亲自前往山海关,表明了皇上和朝廷的决心。

辽东登莱新军将士的分布,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。

山海关驻扎的登莱新军将士原为五万人,减至一万人,宁远和锦州两处城池,驻扎的登莱新军将士也仅有一万人,其余的十二万登莱新军将士,悉数驻扎在西平堡、广宁、义州和大凌河城,其中西平堡驻扎的登莱新军将士增致六万人。

辽东的情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特别是大吴朝廷成立以来,辽东被作为陆路商贸重地来打造,这里集合了南方、北方、蒙古与后金的商贾,作为互市地点的西平堡、广宁和义州三地,商贾云集,而锦州和宁远等地,作为货物的运输和交易的地方,其重要的程度隐隐有超过西平堡等地的迹象,为了促进商贸交易的发展,朝廷有限度的放开了锦州和宁远等地,允许蒙古部落以及后金的商贾进入这些地方。

朝廷推行的移民政策,更进一步刺激了辽东的发展,朝廷两次鼓励北方与南方的百姓前往辽东,种植土地,定居辽东,且免去他们三年的赋税。

多尔衮错误的政策,促使辽东汉人大规模的前往辽河以西,因为粮食的紧张,后金对于汉人更加的苛刻,无法忍受的辽东汉人,开始了成规模的迁移,对于此等的迹象,多尔衮暂时放任,毕竟粮食不足是摆在眼前的困难,一时半会无法解决,以往后金八旗军对阵明军作战,有着压倒性的优势,可以通过劫掠等方式,获取关内的粮食和钱财,不过面对强悍的登莱新军,后金八旗军没有任何的优势,压根不敢渡过辽河,也不敢从其他地方发起进攻。

登莱新军的强悍,给予了此地百姓最大的安全感。

现如今的辽东,与大明时期的辽东,已经截然不同。

廖文儒抵达山海关的时候,驻守山海关的祖大寿,正在等候。

祖家一直都是辽东最大的家族,其实力远远超过吴家和金家,祖大寿作为祖家的领头人,在辽东一带有着不小的影响力,当然,能够成为辽东最大最有势力的家族,祖大寿也有不一般的能力,这不仅仅体现在作战方面,也体现在为人方面。

辽东发生的巨大变化,给予祖大寿的震撼是非同一般的,归顺朝廷之后,他一直都在关注局势的演变,随着后金实力的不断增强,大明万历、天启和崇祯年间,辽东乃是朝廷闻虎色变的地方,这里几乎成为后金八旗军肆虐的地方,除开几个主要城池为明军占据,其余地方全部丢失,此地的汉人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,不过登莱新军进驻辽东之后,情况在很短时间之内发生巨变。

登莱新军凭借着强悍的实力,与后金的八旗军对峙,军事上一点不输于后金的八旗军,而更为厉害的是,辽东一系列恢复生产生活的举措,让地方开始稳定,让百姓逐渐安宁下来,西平堡、广宁和义州三地互市的展开,让辽东逐渐有了繁荣的迹象。

朝廷通过皇家银行与互市两个办法控制后金,削弱其实力,让祖大寿拍案叫绝,互市先是给予后金足够的粮食买卖,让后金觉得粮食很容易获取,不需要拼力的发展生产,皇家银行则是将满人权贵的钱财全部吸纳,当后金忽略粮食生产,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八旗军建设之中,先后设立蒙八旗和汉八旗的时候,互市突然收缩粮食交易的数量,大规模减少粮食买卖,让后金一下子陷入到粮食荒之中去。

趁着后金自顾不暇、实力削弱的时候,朝廷开始了对南方的征伐,不到一年时间,朝廷就彻底统一南方。

后金采取缩减人口、放任辽东汉人逃离的举措,让祖大寿觉得,朝廷统一了南方,应该是要开始对后金全面的征伐,要灭掉满人的政权了。

果然,正月还没有完,内阁大臣、左都督、登莱新军总兵官廖文儒来到了辽东。

山海关作为天下第一关的作用,正在逐渐的削弱,这里来来往往的商贾很多,周遭也留下了不少的商贾,初来乍到,甚至会让人产生怀疑,难道这里就是戒备森严的山海关。

山海关总兵府,厢房。

跟随在廖文儒身边的祖大寿,进入厢房的时候,抱拳开口了。

“大人,属下已经安排好酒宴,大人一路劳顿,是不是。。。”

廖文儒对着祖大寿摆摆手。

“祖将军,莫急,吃饭不重要,皇上已经决定展开对后金八旗军的征伐,我的计划是,用半年左右的时间,彻底打败后金的八旗军,再用半年的时间,彻底灭掉满人的那个小朝廷。”

祖大寿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。
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

上一章 章节目录
《谋明天下》新章节尽在“言情中文网”,如遇小说章节不全,请退出百度阅读模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