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缘起缘落

上一章 【文学名著】
→ ↑天堂谷↑ ←

(求收藏,求点击,求推荐票,求读者大大的支持。)

“学生新龙乡新龙里廪膳生员吴宗睿,拜见恩师。”

“原来是宗睿,本官对你有印象,本官记得你天启四年参加县试,那时你刚刚十一岁,写的一手好字,文章也作的不错,也不愧先生的教诲了。”

“不敢,都是恩师垂青。”

“嗯,十五岁的年纪,就是廪膳生员,说来也是少年俊杰了。”

“谢恩师赞誉,学生还是有自知之明,院试之后,学生专门到寒鸣寺带发修行三个月时间,悟得一些道理,才感觉到恩师当初教诲之重要,离开寒鸣寺,回到家中之后,学生稍作收拾,专程前来拜谢恩师的教诲,这是学生的一点心意,还请恩师笑纳。”

吴宗睿很自然的上前几步,将锦袋放置在条案上面,接着退后几步。

“宗睿,你这是何意啊,专程到县衙来看望老师,本官已经很满足了,至于说这些黄白之物,你还是收起来,本官看了信函,你准备参加九月的乡试,不知你可否做好了准备。”

“准备谈不上,学生也就是想着去体验一番,曾先生告诫学生,乡试不同于院试,需要认真准备,学生此番去参加乡试,重要的还是熟悉。”

“好,以平常心应对乡试,你的这份心思还是不错。”

。。。

沈克封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年纪,说一口标准的官话,下巴有一缕黑色的胡须,说话的时候,不自觉的喜欢用右手缕缕胡须。

诺大的二堂,也就是沈克封与吴宗睿两人,这倒是让两人说话方便很多。

如果有其他人在这里,吴宗睿也绝不会轻易的拿出锦袋。

二十两白银,对于一名知县来说,还真的不算是很大的数字,不过吴宗睿仅仅是廪膳生员,每年得到的廪银也就是十二两白银,这二十两银子已经相当于两年左右的收入了。

七品知县,每年的俸禄也就是六十两到七十两白银,俸禄微薄,不过作为地方上的知县,收入绝不止俸禄,其他方面得到的钱财,是远远高于俸禄的。

大明一朝,读书人享受诸多特权,但也要遵守诸多的规矩,不能够做买卖是最为重要的一点,就算是卸任或者是被罢官的读书人,只要有读书人的功名,同样不能够做买卖,当然兼并和买卖土地是另外一回事,这毕竟是农业,算不得做生意。

士农工商,商贾排在最末位,地位甚至不如工匠,当然明朝末年这种情况已经出现改变,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,商贾集聚了大量的钱财,与官吏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一般,他们依靠钱财,可以买到很多东西,其中就包括改变自身商贾的身份。

这也意味着,有功名的读书人,做官之前生活一样过得窘迫,除非家境非常殷实。

再说了,读书人非常在乎自己的名誉名声,压根看不起生意人,也不会去做商贾。

吴氏家族在整个的安远县,排不上什么名次,压根不算士绅富户,也不可能得到知县大人和官府的特别关注,其家族之中的一名廪膳生员,一下子拿出来二十两白银,算很不错了。

半刻钟的时间过去。

终于,沈克封端起了桌上的茶杯,这是端茶送客的意思。

吴宗睿也再次的稽首行礼。

“恩师公务繁忙,学生不打扰了,就此告辞。”

“也好,回去之后,好生温习功课,本官还是希望你乡试高中。”

自始至终,吴宗睿没有提及吴宗坤的事情,不过他知道,吴宗坤进入县衙做事情,已经没有丝毫问题了。

只可意会不可言传,这一点在官场上非常重要,如果吴宗睿拿着银子,跑到沈克封的面前,直接提出吴宗坤进入到县衙做事情的要求,恐怕沈克封当时脸色就变化了,也绝不会收取这二十两银子。

拿人钱财与人消灾,吴宗睿通过县试已经是天启四年的时间,这都过去好几年了,这个时候跑来给知县大人送银子,除非是脑子有毛病,沈克封也明白这个道理。

一直到离开县衙二堂,沈克封再也没有要求吴宗睿收回去银子,也就表明了态度。

在吴宗睿的面前,沈克封毕竟是上位者,喜怒不形于色很正常。

廖文儒在县衙外面等候,看见吴宗睿出来,连忙迎上去。

“大哥,事情办得怎么样了。”

“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了。”

“那就好,时候尚早,我们是不是回家去,这县城里没有多大意思。”

“不着急,今日我们到寒鸣寺去歇息,拜会一下觉远大师。”

“好啊,我也想着回到寒鸣寺去看看,不知道师兄们在忙些什么。”

县城到寒鸣寺不足七里地,半个多时辰之后,吴宗睿和廖文儒就看到了寒鸣寺。

一丝不安的情绪出现在心头,眼前的寒鸣寺,与往日似乎不一样。

太安静了。

寒鸣寺周遭,看不见一个人影,也没有香客的踪迹。

吴宗睿和廖文儒同时感觉到不对劲,两人加快了脚步,来到了山门。

山门虚掩,周遭有不少的落叶。

神色变化的吴宗睿,伸手推开了虚掩的山门。

廖文儒的脸色苍白,急忙朝着僧舍的方向而去。

吴宗睿则是朝着住持的房舍而去。
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

上一章 章节目录
《谋明天下》新章节尽在“言情中文网”,如遇小说章节不全,请退出百度阅读模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