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五章 凯旋与拒绝

上一章 【文学名著】
→ ↑天堂谷↑ ←

一个月前,自唐国于开雁关大败蒙古军队的喜讯传回长安后,举国欢庆。这次的胜利无疑是

给唐国的百姓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,让他们对自己的国家与安全有了更大的信心。

而今天,那群大功臣即将凯旋而归。虽然大部分的士兵依然留守在开雁关,但据说那个带领一支轻骑兵奇袭蒙古军营,一举击溃蒙古人的白袍小将将会带军来长安接受封赏。一时间,长安的城门口出现了人山人海的阵势。

杨锐云和薛丁山两人作为领头带着五千多士兵回到长安 至于最高统帅的薛仁贵依然守在开雁关。当初跟杨锐云一起前往开雁关支援的士兵大多数都已战死沙场,活下来的仅有那几百人罢了。

当军队距离长安还有数百米之时,前方便已传过来阵阵呼声。

“丁山大哥,前面是怎么回事,这么吵。”杨锐云一脸疑惑道。

薛丁山一笑道:“都是来迎接你的。”薛丁山可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父亲在上交的战报中,对杨锐云可是大加赞赏,甚至直言杨锐云就是自己的接班人。而且杨锐云放走五千草原骑兵的事也被薛仁贵给隐瞒了下来。可以说薛仁贵对杨锐云比对自己儿子都好。

“接我?这人也太多了吧。”随着距离的缩近,杨锐云被那城门处乌泱泱的人群给吓了一跳。

在人群的最前面,站着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和蔼老头,穿着深青色的唐国官袍,腰佩一银色鱼袋,可见其官位之高。

薛丁山看清来人后,神情立马严肃了齐了。

“参见魏丞相。”

魏玄笑道:“可算是等到两位将军了,不然我这把老骨头也快撑不住了。”

“丞相您亲自迎接我们,真是让我们受宠若惊,”

“行啊,你这小子。这么多年不见,嘴上功夫练得还不错,以前不总是魏老头,魏老头的叫吗?”

薛丁山不好意思地笑道:“这不以前年轻嘛。”

两人一看就是熟识,简单聊了一会儿后,魏玄才看向杨锐云道:“这位应该就是传闻中的白袍小将杨锐云吧。”

杨锐云如往常一默默地点点头,没有因为魏玄是丞相就有所改变。

不过魏玄身为一国之相,也没有如此介意此事。招呼着两人和身后的军队一同走向迎接的人群。

当人们看到士兵们进城的那一刻,气氛瞬间高涨到了一种地步。人们欢呼着杨锐云,薛丁山的名字,用歌声,用呼喊去倾诉自己的喜悦。

薛丁山见状,看向依然面不改色的杨锐云,打趣道:“阿云,看这样子,打完这一战。我这个神武军的统领都快比不上你了。”

杨锐云一脸冷漠地回道:“这只不过是一些虚无的东西,他们并非了解我,只是跟随着大潮来看我罢了。真正的民心是存在心里的信仰,而不是呼喊中的喜悦。”

“好吧,你厉害。”薛丁山没有再说什么,只是笑了笑,就转身跟百姓挥起了手。

朝堂之上,一众大臣正整齐地排列在两旁,静候着什么人的到来。

终于,一个太监缓缓跑了进来,跪下道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,禀陛下,丞相带着薛少将和杨先锋已到大殿外。”

龙椅之上的唐宗微微点头后,

沉声道:“让他们进来吧。”

“宣,薛丁山少将,杨锐云先锋,上殿。”

在众臣注视的目光中,薛丁山带着杨锐云缓缓走进了大殿。走到殿前时,薛丁山两人便单膝下跪,齐声道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“两位贤侄平身。”

“谢陛下。”说着,两人才站了起来。

而唐宗也接着道:“两位贤侄,今日凯旋而归,实乃举国欢庆之事。薛仁贵老将军在信中已向我详细描述了两位将军的英勇事迹,朕大是喜悦。两位有何要求尽管说,朕定满足你们。”

“为国而战本就是将士的天职,何来要求。末将只望能继续为守护唐国而战。”薛丁山上前一本正经地说道。

“杨锐云,你想说什么吗?”唐宗又看向一旁冷漠地杨锐云。

杨锐云抬头看了一眼他,道:“能胜此战,是全军战士浴血奋战的结果,并非几人之功。若要奖赏,希望陛下能好好嘉奖外面的战士们和战死的烈士。”

“说得不错,为我唐国而牺牲的将士们,每一个都是好样的。朕自会亲自为他们立下烈士碑,封赏其家人,而活着的将士也自有嘉奖。不过对两位的奖赏,不可少,朕昨夜已经准备好了。来人宣旨。”

唐宗一说完,旁边的一名太监连忙上前,打开一金黄的圣旨道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,神武军统领薛丁山,多年以来镇守开雁关,立下赫赫战功。在西征蒙古中,更是率领神武军多次挡住敌军,为我军战友赢得更多的时间。朕甚是喜悦,特奖将军良田千亩,锦布千匹……。至于官职之上,薛将军年事已高,不宜操劳过度,朕决定任命薛丁山为当朝大将军,子承父业,继续镇守开雁,北廷两关。”

薛丁山听完圣旨之后,并未有太多的意外,可见他早已知道到了此事。杨锐云虽然心中疑惑,但这恐怕薛将军自己的决定,他也不好过问。
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

上一章 章节目录
《义武道》新章节尽在“言情中文网”,如遇小说章节不全,请退出百度阅读模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