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1、武烈皇后37

上一章 【文学名著】
→ ↑天堂谷↑ ←

诸葛亮与吴国太探讨了约有大半个时辰的《左氏春秋》, 在一边听着的孙权开始还能够插话进去,慢慢就闭嘴只能听母亲与诸葛亮一来一往发言, 从《左氏春秋》谈到《吕氏春秋》中的《恃君》。

“君道不废者,天下之利也。故废其君, 而立其行君道者。君道何如?利而物利章。故为天下长虑,莫如置天子也;为一国长虑,莫如置君也。置君非以阿君也, 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, 置官长非以阿官长也。德衰世乱,然後天子利天下, 国君利国, 官长利官。此国所以递兴递废也,乱难之所以时作也。”

吴国太慢慢把《恃君》中这一小段背给诸葛亮,就见诸葛亮皱眉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说话。

“国太是要行废立之事?”

好一个心思敏锐的孔明。

吴国太皱眉,“废立之事不好妄论。从何进乱宫,黎民百姓陷入困乱已经十年余。更不提早先的灵帝当政的那些黄巾军了。孔明你认为天下应该这样下去吗?”

“自然不可以。”

诸葛亮这十来年颠沛流离的日子让他认识到天下必须要稳定, 可荆州的刘表利用五姓之间的矛盾, 求得了暂时的微妙的平衡, 一旦有一家衰微或者做大, 这平衡打破了对荆州就是灾难。可扬州呢,听长兄讲一切寄托在吴侯孙策身上。

诸葛亮瞟一眼在边上陪坐的孙权, 这二公子课业一般,只是普通人之智质。

“国太是以为天子无机缘定鼎汉室河山了?”

“机会不大。若是无伯符领先纳贡,天下十四州竟无一州肯奉养天子。食不果腹衣布遮体坐困愁城待外臣供奉, 你认为他可有能力挽救已经倾颓的汉室?”

诸葛亮再度陷入了沉默中。

良久以后,诸葛亮慢慢抬头问道:“国太可是要蚕食荆州据江东之地抗二袁?”

吴国太点头。

“非此举难以留得方寸乐土与黎民。”

诸葛亮沉吟起来,想着一路踏入吴侯治区的景象与徐州、荆州的差别,想着北方舍家弃业要来江东躲避战乱的百姓,他起身拜倒。

“亮愿追随国太、吴侯为黎民争乐土。”

吴国太赶紧让孙权扶起诸葛亮,笑着对他说:“孔明,你如今只比仲谋大了一岁余,虽然你诸子百家读了许多,但是我安排半天学习,半天跟在吴侯身边做书记可好?”

诸葛亮赶紧再度躬身致谢,能在刺史府谋到一个职位、还是吴侯身边的书记太好了。从叔父病倒,自己就想在荆州谋到一个位置担起养家的责任,可是竟然连接替叔父做一个属吏都难。

吴国太让孙权还礼,“既你同意了,仲谋每天早起与伯符练武,你愿意就和他们兄弟一起操练,上午就跟在伯符身边做事,下午你俩个就一起读书吧。讲课的人可能是张纮、张昭,也可能是任何一个某方面能力超卓的大人,还望你有闲暇提点提点仲谋。”

他立即认识到吴国太的安排,是对自己最有利的,对诸葛一家也是最好的。

孙权看了母亲与诸葛亮的一番对答,心里已经折服在他的课业比自己优秀了。赶紧对诸葛亮施礼。

“请孔明兄不吝指教。”

半上午的对答,诸葛亮得了一个全天候的同僚加同窗,然后他与孙权辞别吴夫人,去孙策身边开始做书记官的生涯。

晚上回到家里,诸葛亮把一天的经历讲给叔父、继母、诸葛瑾和诸葛均。诸葛玄虽沉疴日久、旅途又很辛劳,但他先是解开了部分心结,如今见诸葛亮竟然也得到了刺史府里的书记官,虽然没有品秩,但是跟在吴侯身边做事,还愁以后没有前程?而且每日下午还能与吴侯府里的公子们一起读书,这可是吴侯看重子瑜兄弟俩个了。诸葛玄越想越开心,整个人如同枯木逢春般地焕发出生机。

“子瑜、孔明,你们得吴侯器重,就全心全意、尽职尽责地做好分内事。”

“喏。”兄弟俩赶紧站起来应道。

诸葛瑾待诸葛亮把他一天的正事说完后,才说起对诸葛均的安排。

“张子布今儿问起阿均的课业进度,然后说吴侯府里的小公子们甚多,刺史府的属官有年龄相仿的子侄儿郎,都跟着他们在一起读书。每天辰时开始读书,辰正刺史府备早膳,午正也有饭食,嘱我明日将阿均带过去。”

小谭氏的眼里冒出了泪花,她擦去眼角泄露心事的泪水,却止不住地哽咽起来。就半个月的时间,家里从快要绝望的绝地,一下子落到蜜罐里了。

“子瑜,幸好你来了东吴。”小谭氏发自内心地赞扬诸葛瑾。虽然这继长子不如孔明和阿均与自己亲,可他从来待自己也恭敬守礼没有怠慢。

“大兄,幸好你得了吴侯的器重。”
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

上一章 章节目录
《彼岸繁花[综红楼]》新章节尽在“言情中文网”,如遇小说章节不全,请退出百度阅读模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