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懂什么?

上一章 【文学名著】
→ ↑天堂谷↑ ←

傍晚,晚膳时间,宇文温看着食碟里的一条鲍鱼(咸鱼),颇为惊喜:“哎哟,今个的东海鲍鱼个头挺大嘛!”

坐在一旁的尉迟炽繁见状笑道:“这是黑水的鱼,不是东海的海鱼。”

“喔,原来是北司的新产品啊,我说之前怎么没见过。”宇文温夹起一块鱼肉,咬了一口,随后说:“不错,即便是腌制鱼,也吃得出肉质不错。”

“对呀,据说每到秋天,就有许多海鱼入黑水,然后往上游而去,这个时候,这些鱼的肉质最好了。”

尉迟炽繁说着说着,有些迟疑:“这鱼唤作..唤作...好像当地人称为‘马哈’...”

宇文温补充道:“是大马哈鱼,读音来自当地人所称‘达依马哈’,意思是定时出现的鱼,三娘知道这是为何么?”

见尉迟炽繁摇头,他说:“这是因为这些鱼儿要回到黑水上游的家乡产卵、繁殖后代,所以每年秋天都要离开大海,洄游淡水河。”

吐了根刺,宇文温继续说:“黑水靺鞨各部,过的是渔猎生活,所以河里的鱼获对他们来说很重要,时间一久,就观察到这鱼儿的习性。”

“这大马哈鱼,生在淡水河里,长大了些,就顺流而下入海,在海里闯荡、长大、成家,到了秋天,和伴侣以及同伴一起溯流而上,返回家乡。”

“入河时,鱼儿身强体壮,历经千里跋涉回到家乡,累得皮包骨,产下鱼卵后死去,而小鱼儿孵化出来后,继续父母的生活历程,一代又一代。”

听着宇文温“科普”,尉迟炽繁忽然觉得这些“大马哈鱼”很不容易,那么艰苦的“返乡之路”才开始,就被人捕捞,结局是不是惨了些?

“鱼儿那么多,又怎么捕得完?北司在黑水流域开拓,除了价值不菲的皮毛,怎么着都得找些能回本的资源。”

“再说,黑水流域的据点要储备食物过冬,就地取材的大马哈鱼,不正好合适么?”

宇文温一边吃,一边和尉迟炽繁聊天,聊着聊着,聊到了“新大陆”。

宇文温对于新大陆充满信心,确定能找到各种经济作物以及丰富矿产资源,因为这是“历史事实”,但又不能说破,便泛泛而谈:

“那地方肯定有好东西,只是一下子找不到罢了,再耐心等上几年,一定会有好消息的。”

“二郎,那地方真有殷商遗民么?”

“谁也无法确认,所以才需要继续探索嘛。”

前不久,宇文温在政事堂上宣布自掏腰包支持探索新大陆,为此,北洋贸易公司开始酝酿建立分号(分公司),专门负责新大陆的探索、开发事宜。

这个分号会募集民间资金,以便支撑起那看起来前景不明的大探索。

宇文温要掏的钱可不是小数目,当然要由尉迟炽繁来把关,作为“内当家”,她肯定要从宇文温这里打听一些“内幕消息“才放心。

现在既然宇文温说一定会有,那就一定会有。

有了底,尉迟炽繁才好给外命妇们宣扬新大陆的“机遇”,如此,才能让各位“内当家”拿钱出来,一起“集资”探索新大陆。

宇文温其实很想和妻子说说新大陆到底有什么,但还是忍住了,因为他无法“自圆其说”。

但答案就在那里,能否“解题”无非是时间问题,所以,这笔财是发定了,投多少钱进去都不会亏,眼下,就只能拍着胸膛向妻子保证,保证这个投资“稳赚”。

说着说着,尉迟炽繁说到了电报,自长安和洛阳之间的电报线拉起来后,普通公务信息的传递方便许多,而“电报局”还兼顾民间业务,也就是“公私两便”。

此举不仅仅是为了便民,也是为了靠着旺盛的民间“通信”需求以获取收入,填补架设、使用、维护电报线的高昂费用。

尉迟炽繁说着说着感叹:“有了电报,确实方便许多,可是,一条线上,只能一端发,另一端收,不能同时对向发送电报,效率太低了,许多人等得不耐烦,索性直接派人骑马去洛阳传消息。”

“谁说不是呢?电报线就像一根独木桥,一次就只容得下一个人通过。”宇文温说着说着叹了口气,“唉,凑合着用吧,总好过没有不是?”

。。。。。。
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

上一章 章节目录
《逆水行周》新章节尽在“言情中文网”,如遇小说章节不全,请退出百度阅读模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