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间净土

上一章 【文学名著】
→ ↑天堂谷↑ ←

青齐之地,即以青州为代表的战国之齐国故地,青齐之地崇佛之风旺盛,原因有很多,总而言之是现世让百姓绝望,所以寄希望于弥勒下生,希望弥勒佛能够带来太平盛世。

在青州十分流行的《弥勒下生经》里,对于弥勒下生后的人间净土做出了许多描述,让百姓们为之神往。

人间净土的场景有很多,譬如街道干净,城邑聚落无闭门者;无水火、刀兵;无饥谨;庄稼茂盛,不生杂草;一种七收,用功甚少,收获甚多等等。

这样的人间净土,和让人绝望的现世一对比,百姓自然向往,比起弥勒上生那虚无缥缈的弥勒净土,平民更愿意相信弥勒下生在人间开创人间净土,大家共享太平盛世。

自晋国永嘉之乱后,世家大族跟随司马皇帝衣冠南渡,而普通百姓却无法逃过江南,只能在家乡苦苦熬着,青州之地历经石赵、冉魏、后燕,终于再度归属晋国。

在建康的皇帝改了刘姓,国号宋,与北朝以黄河为界,位于黄河以南、泰山以东的青州成了前线,饱受战火摧残。

后来刘宋内讧,宋国徐州刺史薛安都反,连带青州刺史沈文秀一起,以青徐之地投奔北朝魏国,青州从此归属北朝统治。

大量心向南朝刘宋的青州本地豪族起兵反抗,被魏军镇压,随后魏国将这些豪族及大量百姓迁往国都平城,设平齐郡进行安置。

这些人被称为‘平齐民’,以俘虏的身份,在平城过着屈辱的生活,从此背井离乡,不得返回故土。

与此同时,魏国又把大量河北豪族迁往青齐之地,以便巩固统治,这些外来户,和本地家族发生了激烈的摩擦和争斗,让青齐之地不得安宁,而青州作为南北交锋的前线,依旧战火连天。

无论是萧齐、萧梁都在想办法‘收复’青州,长期的南北战争,让青齐之地的百姓苦不堪言。

好不容易熬到周国平齐,长江以北之地尽在一个版图,青齐不再是战争前线,大家好歹松了口气,结果消停了不到三年,周国爆发内战。

这仗一打就是七八年,占据青州总管府的尉迟氏,不断进攻南面的徐州总管府等隋国控制的地盘,青州百姓要么被征发上战场,要么被征发去输送粮草当苦力。

好不容易熬到隋国灭亡,结果周国又对陈国用兵,青州总管府派出水军经由海路南下,入长江与陈国水军交战,无数青齐百姓再次被征发从军,一去就是大半年。

陈国还没拿下,周国又爆发内战,无休止的战争,让青齐百姓对现世愈发绝望,所以对于弥勒下生创造人间净土的念头,愈发渴求起来。

佛经说弥勒要过五十六亿年才会下生,百姓等不了那么久,迫切希望弥勒提前下生,所以大造佛像许愿,希望佛祖能够体恤人间疾苦,而这就是青齐之地流行弥勒下生信仰的主要原因。

青齐之地的邑义,数量众多,有的邑义人数不过数十,有的邑义人数有数百,而大一些的都邑义,人数逾千都很常见。

至于更大的大都邑义,成员人数有多少,没人知道,大概连官府也不知道吧。

邑义的成员,既有寻常百姓,也有普通官吏,大家都对现世绝望,加入邑义来寻求一丝安慰,所以青州总管府虽然对于数量越来越多的邑义开始进行限制,但实际上收效甚微。

佛教信仰在周国是主流,不但州郡官员大多信佛,就连邺城、长安的权贵也大多信佛,当年周武帝灭佛,引起了许多权贵的不满,待其去世没多久,佛教再度在周国兴盛起来,如今的青州官员,又如何能控制各地邑义的发展?

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,请关闭畅读服务,步骤:浏览器中——退出网页小说畅读服务。

上一章 章节目录
《逆水行周》新章节尽在“言情中文网”,如遇小说章节不全,请退出百度阅读模式!